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蘋果日報>>吃出健康意.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換季免疫差 癌患飲食補元氣

Nov 30, 4:00AM

吃蔬菜 補元氣!(設計對白)

氣溫驟降,身體需要適應天氣,尤其對術後免疫力差的癌症患者,若調節不順易遭細菌病毒侵襲,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癌症患者除了均衡飲食外,更要適時補充體力,可選擇有助提升免疫力的蔬菜當主角,如深綠蔬菜、番茄、洋蔥,像是豆類、堅果類可補充蛋白質與優質膽固醇也可多吃。
報導╱副刊醫療組 攝影╱陳逸宏 部分圖片╱資料照片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癌症患者飲食仍須以清淡均衡為主,避免吃進高脂高油高鹽食物,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入冬後要暖身補元氣,常吃的火鍋可多以蔬菜當湯底,搭配菇蕈類增強免疫力,處理洋蔥或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等較易產氣食材時可剁碎、久煮,軟化纖維質助消化,而平常也可打些蔬果汁,加入黃豆或堅果粉飲用,但記得蔬菜類要先汆燙過避免生菌殘留。


【先了解】飲食勿偏廢

癌症患者飲食可先依癌別諮詢營養師,多吃蔬菜補充多元植物營養素,豆類則屬植物性蛋白質,堅果類含優質膽固醇,均可增加免疫力與體力,但不可偏廢肉類,可選擇白肉類如魚肉補充營養。



【這樣吃】蔬菜入湯底

入冬後國人多會選擇吃火鍋暖身補充能量,癌症患者也不例外,但要避免外食,可自己在家準備番茄、洋蔥等蔬菜做湯底,搭配富含多醣體的菇蕈類等增強免疫力,另外,可加入豆腐與瘦肉,補充蛋白質增強體力。



抗癌蔬果汁

坊間充斥供癌友飲用的精力湯產品,不如自己選擇新鮮的胡蘿蔔、南瓜等打成汁飲用,但建議要先汆燙過,避免帶菌增加感染風險,最好在蔬果汁中加入熟糙米粉、黃豆粉或堅果粉,可補充蛋白質與油脂,有利於維持癌友免疫力與體力。



【提醒你】剁碎不脹氣

消化系統較差的癌症患者,要注意高纖維質、易產氣的蔬菜如洋蔥、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等,建議烹煮前,先將食材剁碎,並將烹煮時間拉長,軟化纖維助消化。另外綠豆也易產氣,可將皮泡軟剝掉,吃綠豆仁。



香料增食欲

癌症患者有時會因病影響食欲,此時不宜添加過多人工調味料,以免鈉含量過高增加心血管負擔,建議可以多用迷迭香、胡椒、八角、薑等天然香料,幫助增加食欲,份量也不宜過多,適中即可。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賴怡君

【專家說】別強迫進食

如果病人身體不適,只要給予少量食物,或視病人癌別改用流質食物,若狀況持續數日,須找醫師諮詢。


更多文章,都在【蘋論陣線】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小資族不吃早餐 膽結石年輕化

Nov 29, 4:00AM

長時間不吃早餐,恐釀膽結石。

長期忽略早餐,當心罹患膽結石機率暴增。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表示,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常早午餐一起吃。飲食不定時恐導致膽囊收縮異常、結石,若膽結石惡化掉至膽管,還會引起急性膽管炎,造成上腹部疼痛異常。尤其常見小資族為省荷包、怕胖等因素不吃早餐,近年罹患膽結石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膽結石釀急性膽囊炎將引起嚴重腹痛。

吃不定時 釀膽結石

蕭敦仁醫師表示,國人膽結石好發年齡女性約為40歲、男性則為45歲,但因肥胖或飲食不定時造成膽結石的30歲左右年輕案例卻越來越多。由於人體每5~6小時會感覺飢餓,當睡醒空腹膽汁開始分泌,若無食物消化,膽囊壁會吸收水分,久了就引起結石。若掉落膽管引起急性膽囊炎,右上腹與胸窩處會有疼痛感,因症狀類似胃痛,常讓民眾誤判,必須進行超音波檢查方能確診。


別為減肥 不吃脂肪

蕭敦仁醫師指出,而像為減肥不吃脂肪的人,也會讓膽囊收縮素(CCK)減少分泌,降低膽汁進入腸道運作的頻率,當膽汁存於膽囊中未排出,濃度升高就會引起結石。建議民眾三餐均衡定時,別為省錢或減肥偏廢,另外,也要避免經常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否則膽固醇偏高存於膽囊中,也會產生結石因而發病。

更多文章,都在【蘋論陣線】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小火鍋鈉麼鹹 恐釀心血管負擔

Nov 28, 4:00AM

小火鍋真好吃!(設計對白)

百元小火鍋省錢又能一解口腹之欲。但營養師指出,小火鍋除了熱量不容忽視外,其中的湯頭、加工食品與沾醬,更含有大量的鈉,吃多恐引起高血壓、造成心血管負擔,還會提高中風、腎臟病和骨質疏鬆的威脅。
報導╱黃子倫、王璐華 攝影╱高大鈞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表示,鈉攝取過多恐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鈉攝取量為2400毫克(約6公克食鹽),但人體僅需600毫克的鈉(約1.5公克食鹽)就可維持生理運作,據國民營養調查也發現,成人每日鈉攝取量,明顯超過標準,此與普遍外食有關。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營養師呂蕙如說,民眾愛吃小火鍋驅寒,卻在不知不覺中從湯頭、沾醬、加工食品中攝取過量的鈉。


【要當心】湯頭

湯頭多變,若每鍋以1200毫升計算,原味湯頭含鈉量約2500毫克,麻辣湯頭則以3240毫克居冠,而看似清淡的昆布鈉含量也不低。建議別吃鍋配湯,改喝水或無糖茶飲。



湯頭比較



沾醬

沾醬是鈉含量地雷,15毫升就有約700毫克的鈉,其中豆瓣醬每100毫升含鈉量達5042毫克居冠。許多人覺得食物好吃是因調味醬料的風味夠,往往吃下滿滿的沾醬,而非食物的原味。選天然佐料如青蔥、蒜泥等。



沾醬比較



加工食品

火鍋料幾乎為加工食品,製作時加入大量鹽份,其中貢丸鈉含量居冠,而隨鍋附的王子麵,一包就高達450毫克,建議用白飯或冬粉取代,可以將加工火鍋料,改成蔬菜或根莖類等食材。



食材比較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鄭金寶

【專家說】你有更低鈉的選擇

愛吃重鹹者,為了健康請開始調整飲食習慣,告訴自己永遠都有更低鈉的選擇。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營養師 呂蕙如

買回家吃加水稀釋

擔心鈉含量過高,又怕烹調很麻煩,不妨將小火鍋帶回家,倒入鍋中加水稀釋濃度。


部分圖片╱資料照片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營養師呂蕙如、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

更多文章,都在【蘋論陣線】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tr_fivefilters_org_makefulltextfeed_php_url_http_3a_2f_2fwww_appledaily_com_tw_2frss_2fnewcreate_2fkind_2fcol_2ftype_2f31602858_max_3+unsubscribe-1313=dj49391.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j493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